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莫言小说的结构形式
  • [摘要]莫言常常将说唱文学、新闻报道、书信、短篇小说、散文、话剧剧本、戏曲戏文等多种文体,组合在不同的小说结构中,形成跨文体的多重叙事。在不同文体的反复叙述中,展现出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呈现出事件立体的风貌。莫言作品结构中的多重文本是由不同层次的叙述者来叙述的,在结构内就形成叙述分层,从而增强了小说结构的复合感。并运用元叙事的方式,暴露出叙述的虚构性质,消解真实,强调虚构,以此来进行自我保护。
  • 张学军
  • 全文[ PDF 1458.0 MB ] 2020.3(9):189-197  共有 891 人次浏览
  • &nbs...
  • [摘要]莫言获奖后于2017 年陆续推出了诗歌、戏曲、歌剧、短篇小说以及笔记小说、诗体小说等不同文体特色的新作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批新作虽然全面开花却有明显的试探意味,其中小说新作体现了莫言创作中一直存在的“未完成”现象。小说新作以个人侧写社会、集中放大化的白描、当代心理群像的典型化以及新颖的“点穴”式描写等艺术手法,加强了文学的现实关怀与社会问题反映,以生命直觉的方式展示了文学的、现实的甚至哲学的“不确定性”。而当我们把新作纳入到莫言的全部创作谱系中观察时,就会发现作品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也让文学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一种奇特的预见功能。
  • 刘江凯
  • 全文[ PDF 1862.0 MB ] 2020.5(9):189-197  共有 476 人次浏览
  • “唐诗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 [摘要]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精华,作为研究唐诗的学问——唐诗学,也逐渐得到学界关注,但是如果与“《诗经》学”“《楚辞》学”“龙学”“红学”相比,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尚有欠缺。作为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唐诗学”,是近代确立的,并且在新时期以来迅速发展。唐诗文献学在大作家文集整理注释、《全唐诗》增、修、注、新编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二、三流诗人诗集的整理却相对落后。唐诗文艺学方面,唐诗艺术研究虽有一些闪光的成果,但创新性成果偏少;唐代诗论研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唐诗与史学、哲学、艺术学关系之研究进展较快;唐诗学研究应坚持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应当科学地划定“唐诗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确立“唐诗学”建设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既有民族特色又能自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的唐诗学学科体系。
  • 丁放
  • 全文[ PDF 1677051.0 MB ] 2023.3(12):189-197  共有 94 人次浏览
  • 民间学术共同体的结盟 ——陈玉璂《学文堂集》序文解读
  • [摘要]清康熙年间,武进人陈玉璂编撰《学文堂集》,为其作序者达40 人之多,堪称自来别集中所罕见。这些序文叙写了《学文堂集》结集、赠阅、征序的过程,并以诗文集序独特的交往关系叙事体式与情景对话议论体式,呈现出陈玉璂与序作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丰富多彩的对话内容。借由这一典型的个案,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清前期民间学术共同体的结盟方式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 郭英德
  • 全文[ PDF 1879666.0 MB ] 2022.6(11):190-200  共有 94 人次浏览
  • 青年鲁迅与德语“世界文学”——《域外小说集》材源考
  • [摘要]鲁迅在留学期间,不仅借助日语书刊汲取新知,也深受德语读物影响。《域外小说集》就是他吸收转化德语“世界文学”资源的典范之作。就整体构思而言,鲁迅得到《来自外国语》的启发。他借鉴这份世界文学杂志的思想理念、新颖编排、广博视野与精心设计,又针对晚清语境作出调整。就具体篇目而言,鲁迅极为倚重“雷克拉姆万有文库”等德语世界文学丛书。他不仅拣取三篇小说译成中文,更从中选定《域外小说集》近半数篇目,展现出独特的文学趣味,超越了明治与晚清文坛的视界。由此可见,《域外小说集》主要出自鲁迅的构想,可谓中国文学史上建构“世界文学”的首度尝试。
  • 崔文东
  • 全文[ PDF 1968.0 MB ] 2020.6(9):191-200  共有 362 人次浏览
  • 精神分析视阈中的汪曾祺创作
  • [摘要] 汪曾祺的创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早期作品对于探索人类的心理结构饶有兴趣:或者创设情境撤除自我监控,展示人的自我保存本能、迷狂状态和口误等,表现潜意识的支配力量;或者通过怀春、恋爱、情欲冲动及艺术升华等诸种爱欲心理的描述,演示力比多的多种释放形式。汪曾祺的晚近创作更为自由随性,频繁涉笔跨类恋情、同性恋、乱伦、施虐狂等非常态性心理。尽管带有强烈的弗洛伊德色彩,但是他的创作绝非食洋不化:无论是幽微的爱欲心理,还是“酒神”式的现代躁动,他都以民族意象加以象征隐喻;他对两性关系绝少非理性渲染,而是着力导入“思无邪”的诗意境界。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处处显示着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 翟文铖
  • 全文[ PDF 1739.0 MB ] 2018.5(7):192-200  共有 1301 人次浏览
  • 魏源今文经学影响下的古文新变及其历史意义
  • [摘要]内容提要在文以载道方面,魏源举起今文家道统之旗,排斥汉宋家言,在桐城派、汉学家的道统之外,另辟文以载道之新境界。魏源的古文观念来源于他的今文经学思想。他以古文为载体,倡言学习西方,改革弊政,经世致用,从而与桐城派喜谈道德心性、汉学家喜作考经论史之文区别开来。清中叶汉宋之争引发了文学上的骈散文体之争。魏源古文骈散兼行,雄恣古奥,能于桐城派古文与汉学家骈文之外自树一帜。魏源是嘉道时期古文发展处于转捩点上的重要作家,他在古文中所体现的新道统、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成为清末文学思想革命或文学改良运动的活水源头之一。
  • 武道房
  • 全文[ PDF 2175.0 MB ] 2018.3(7):192-202  共有 628 人次浏览
  • 行走大地,歌哭人生——论雷平阳
  • [摘要]雷平阳的诗歌“从阅历中来”,立足现实、扎根本土,行走于大地之上,体察、记录时代变化与个体处境。他的诗血肉丰盈,他以命为诗,歌哭人生,直面生存的困境与深渊,袒呈内心的卑微与苦痛,作品极具内在性和命运感。他强调“在寺庙旁边写作”,以“山水”为师,对现代化进程和现代文明进行审视与反思,呈现了一个丰饶、神秘、充满诗意和可能性的世界。他的写作客观冷静、力戒浮华,强调“说人话”,注重叙事与细节,以人的现实和现世生活为旨归。雷平阳的写作立场似具有一定异质性、不合时宜性,但却切入了时代内部,对之做出了有效、有启发性的表达,具有真正的“同时代性”。
  • 王士强
  • 全文[ PDF 1711.0 MB ] 2019.6(8):192-202  共有 405 人次浏览
  • 论历代海赋的海洋书写及其知识、观念图景
  • [摘要]历代以海为题材的赋体文学创作构成了久远的传统,在递承中显出嬗变,表现为各时代的观念、知识对文本的渗透。汉魏以降,相对于方位、蛮荒、诡怪、神仙等观念或想象的消长,知识的增益乃至反拨一直存在,并在近代全球视域中达到顶点。然而,当晚清士人努力清除“荒谬”的四海观念时,一种新的且错位的四海观念却借助知识的“神圣”与“科学”而得到确立巩固。循此省察,知识并不中立,有时只是观念的伪装;观念也绝不是知识的简单反映,在可能的时候,总是对知识表现出敌意,二者间充满了多层次的互动关系。
  • 潘静如
  • 全文[ PDF 1620391.0 MB ] 2021.5(10):193-203  共有 258 人次浏览
  • 从涪陵到梁庄:比较视野下的“ 非虚构” 中国叙事
  • [摘要] 《江城》与《中国在梁庄》是“非虚构”中国叙事的两个典型文本,前 者注重对涪陵小城精彩瞬间的捕捉,而后者倾向于对梁庄这一乡村废墟的展示。很大程 度上,异域闯入者彼得·海斯勒敏锐的“地方感”与返乡者梁鸿的“童年经验”等写作 立场与观察视角的不同导致了文本阅读的差异,并在叙述策略上分别呈现出客观“显示” 与主观“讲述”之别。“重返”抑或“逃离”,彼得·海斯勒与梁鸿各自给出了不一样 的答案。涪陵于彼得·海斯勒而言,已具有精神乌托邦的意味,为其“回老家”提供了 极大可能性。与此相反,面对深陷从物质到精神全面崩盘危机的梁庄,梁鸿终将选择离去。
  • 沈?闪
  • 全文[ PDF 1517.0 MB ] 2019.4(8):193-0  共有 891 人次浏览
  • 痖弦与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 [摘要]对于新诗而言,“诗”与“歌”(音乐性)的分离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甚至“诗歌”一词能否成立都成了问题。单纯地模仿民谣、歌曲的节奏形式现在看来并不可行,新诗应该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创造自身的“音乐性”。台湾诗人痖弦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痖弦诗歌立足于现代诗歌同时作为朗诵艺术与阅读艺术的双重传播—接受特性,敏锐地捕捉语言的实际节奏,以“流动的同一性”给语言带来韵律,并保持丰富的悬念和张力。他在使用书面形式表达具体节奏特征上也很有创造性,可以称为“具象节奏”,这是新诗节奏探索上可喜的收获。探讨痖弦诗歌的形式机理可以为思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带来方法论上的启发,由此进一步开展诗律学上的范式变革。
  • 李章斌
  • 全文[ PDF 1657.0 MB ] 2019.5(8):193-204  共有 380 人次浏览
  • “纯粹”与“杂色”的变奏——重读《青春万岁》
  • [摘要]《青春万岁》的复杂性,需要置放到作家创作整体流程和文学史背景中予以细读和落实。围绕作品主人公杨蔷云及两大核心情节——阅读革命与蔷云游春,可以发现文本内外“纯粹”与“杂色”的变奏。变奏与越轨的笔致,首先彰显出审美结构的意义,这是历史形势、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重要的调节力量;其次提示历史过程中动态而细微的变化与可能性,丰富我们对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认知;再次呈现文学史上青春想象的辩证性:在接受社会训导的同时释放出潜在的、不可驯服的活力。
  • 金 理
  • 全文[ PDF 1822.0 MB ] 2020.4(9):193-207  共有 393 人次浏览
  • 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
  • [摘要]元代全真教兴起了波澜壮阔的传记书写风潮,这一书写风潮确立了全真教的神灵谱系,是宗教神话与宗教仪式的完美结合;这一书写风潮也确立了全真教修持、弘法、济世的典范,宗教传记因而成为信徒入道之阶梯、修真之轨范。从宗教实践与文体学的角度辨析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有利于我们认识道教文学文本的特质,从而纠正学界将道教传记视为“小说”的认识误区。
  • 吴光正
  • 全文[ PDF 1778.0 MB ] 2020.1(9):194-204  共有 395 人次浏览
  • 两个场域中的中国古代“性灵”文学思想之分合际遇
  • [摘要]我国古代“性灵”文学思想在绵邈悠长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在世俗文学和宗教文学两个场域发展变化的格局。就前者来说,自南朝以至于明清,“性灵”之意的主格调乃创作主体心灵所为的思想与情感;但在不同历史段落略有出入甚至新变,南朝理论家扣住“心”“情”“兴”而发作,唐宋则进入“心性”“性情”层面,金元则引进了道教之“真”而发明了“元气”论,明清一仍金元之“真”,但新增了“趣”之意从而将“性灵”引领到文学审美、文学艺术的路径上。就后者来说,“性灵”思想以道教哲学自然气论和宗教关怀为底色揉进文学的元素,汉晋南朝以文气、风气、逸气诠释“性灵”,唐宋援引内丹道以抒心写性来表达“性灵”,金元明则综合了自然之气,主观之情与性,精神之愉悦审美而构成全真教、张宇初、张三丰等完整系统的性灵理论体系。就两个场域之关系而言,则为由平行发展至融合互补,即道教文学客观的“气”向世俗文学主观的“情”“性”和文学审美的愉情怡性以及真趣之美发展以致最后融合, 两者于“性灵”这一支点上协同发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 蒋振华
  • 全文[ PDF 1621060.0 MB ] 2021.6(10):194-202  共有 316 人次浏览
  • 1367 年的记忆:吴城之围与元末明初江南诗史的挫折
  • [摘要]易代之际文学的演进往往与王朝更替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作为元末明初文学中心的吴中,在元明鼎革的历史变局中经历由盛而衰的转变,而造成转变的关键在于1366 至1367 年间长达十月的吴城之围。这一发生于元明易代之际的历史事件,使元末以来兴盛发展的江南诗歌遭遇挫折,以吴中为中心的江南诗人命运因之发生转折,诗歌唱和群体最终走向瓦解,张羽的“围中忆友”就是在特殊情境下对元末江南诗坛盛景的追忆和悼念。入明以后,作为吴中诗人前朝记忆的最佳承载,吴城之围的经历在改变他们诗歌情感表达的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切地体悟到人生的无常,而高启、杨基等吴中诗人非正常死亡的结局,又为这种无常人生做了最好注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和诗史演进三者之间的交错关系,在元明易代之际得到真切反映。
  • 余来明
  • 全文[ PDF 1505216.0 MB ] 2021.2(10):195-204  共有 287 人次浏览
  • “舆地学”与中国当代小说
  • [摘要]文学与史学、地学融通,具有世界的普遍性。中国的文化思维中,因为“星野”“九州”“五服”“华夷”观念使然,地理思想、地理思维对文学的影响更加深刻。当代中国作家赓续传统中国的地理思想、观念、思维和眼光,在小说创作中形成较为明显的舆地学写作特征,主要表现在:写作上的“借名”“以名示意”与地学景观塑造;地方微观史学的审美重构、地方小历史与时代大历史的互动式把握;地理方位思想、地理观念内在包含的文化观念对文学叙事形态的塑形;以地理事物强化小说的主题,连缀情节发展,支撑小说结构;等等。当代作家舆地写作的美学思想经验,特别是地理思维、地理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需要加以系统性总结,从中提炼出中国文学之为“中国”的独特经验。
  • 周保欣
  • 全文[ PDF 1498763.0 MB ] 2022.4(11):195-204  共有 228 人次浏览
  • 宋诗中的负暄书写及其诗学意义
  • [摘要]负暄作为一种题材,经由历代诗人开掘进入诗歌,至宋大为盛行。宋人绾合前代传统,在行藏出处的考量中,将茅檐负暄抽象为一种与庙堂酬酢相对的生活方式,赋予其诗意栖居的观念定位。在付诸实践的体验中,围绕负暄带来的生命感受展开翔实记录,雅俗之间彰显鲜活生趣。隐于负暄背后的情感形态,因主体的不同际遇而相对复杂,但依托人格力量对积极意绪的凝聚和呈现,成为诸文本的共性,融铸了诗歌自足自适的生命情调。这一创作实践不仅赋予负暄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折射出宋人对身体经验的日常关注与审美建构,也推动了“日常化”书写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新拓展。
  • 李雅静
  • 全文[ PDF 1619177.0 MB ] 2022.3(11):195-203  共有 341 人次浏览
  • 书迹诠释中的心史:黄庭坚晚年题跋的三重回观
  • [摘要]黄庭坚晚年专注于书法创作,以自题跋语的形式自述绍圣以来的书法转变,在题跋文中形成三重回观。题跋以元祐旧迹为参照,自叙悟入三昧、摆脱元祐俗病的习书历程,体现书、禅融通下的书学大成。他在呈示书迹变化的同时注目于我身变化,假般若空观否定我身恒存,完成“今我”的安顿,由此超越谪途中的身份焦虑。这种由书及人的自我叙述隐含着党祸高压下元祐士大夫未绝的向心力,始终面向苏轼主盟的艺文批评场域,并将元祐文士游于艺的文采风流置换为逆境中的修身自持。这一重对于“元祐”的回观,标识着北宋后期黄庭坚主导下斯文传承的特殊路径。
  • 陆嘉琳
  • 全文[ PDF 2000896.0 MB ] 2023.4(12):195-205  共有 86 人次浏览
  • 赋可以群 ——唐代同题赋创作与唐赋传播
  • [摘要]诗可以群,赋亦可以群,唐代有数量可观的同题赋,根据《全唐赋》梳理统计出的唐代同题赋共509篇,占现存唐赋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科举试赋数量最多,还有唱和赠答赋、献赋与奉诏作赋等多种类型。同题赋为唐赋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同题共作的创作方式,体现了赋“可以群”的文学交流功能。同时,同题赋中有很多赋文学传播的线索,从中可窥见唐赋传播之一斑。
  • 曹世瑞
  • 全文[ PDF 1633290.0 MB ] 2023.1(12):195-204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